2009年4月6日星期一

SocialPipeline 04/07/2009 (a.m.)

  • tags: no_tag

    • 评论认为,奥巴马此行,在实际测试一种拉拢欧洲人民的办法,不只是透过枯燥的外交老套,且透过美国草根运动历史上长期建立起的一套灵巧的运动手法。
    • 他似乎很热切地让心烦气馁的伙伴例如英国首相布朗打起精神,又将精力充沛的法国总统萨科齐导回比较温和的轨道,甚至和一丝不苟,一板一眼的德国总理默克尔都建立起互信基础。
    • 分析指出,奥巴马此行出访西欧和中欧之后,昨天飞到土耳其的具体行动,也可以让招待他的欧洲国家主人们反思一下地缘政治的全貌。
  • tags: no_tag

    • 据中国官方的中新网星期一报道,北京大学法学院教师孙东东发表致歉声明,就其最近在接受采访时一些内容因表述不当引起争议和误解表示遗憾。他表示,如果因这些内容伤害了一些人的感情,诚恳地向他们致以深深的歉意。孙东东在声明中还表示,他关注弱势群体反应的问题,关注全民的精神卫生健康促进,绝没有歧视上访人员的思想和言论;也希望他们能通过法定程序解决自己的问题。
  • tags: History, 共产党

    • 但是,他的政治观念在一系列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中,彻底转变了。觉得自己真的错了,组织是对的。所以,一旦让他为组织做事,自会感到无比荣耀。即使告密也光荣,因为那是“保卫党的工作”[p258]。这样,“耻”就转化为“荣”了。
    • 当告密成为一种政治荣耀和义务之后,告密者的心里,就不会有负罪感和歉疚感了。面对头号大右派章伯钧,冯亦代生发出的是蔑视与鄙弃(尽管消受了你的好烟好酒和饥荒年月的好茶饭)。优越感的来由极其简单:我受组织的信任,你受我的监视。你是右派,我已不是。这也就是彭奇等人反复叮嘱的——思想上要跳出右派圈子。我认为冯很有可能还会因为出色的告密,而产生成就感和归属感,要知道他是在为政治权威尽义务。日记里对同类的鄙视,俯拾即是:
    • 我想,冯亦代在日记里,对父母用辞轻蔑也许还有一个因素。这是他不愿意说出来的。那就是章伯钧对他的译作评价不高,有过多次批评。
    • 树要皮,人要脸。文人要紧的是文字、文章,此乃脸面、体面之所在。父母揭了他的短,虽属无意,但冯亦代还是很受伤。所以,朱正先生认为在他的日记里“对章的敌意是很深的”。怎么能没有敌意呢?
    • 1990年代,冯亦代与演员黄宗英结婚的前几天,把我叫到位于小西天的家中。发如雪,鬓已霜,屋里响着小提琴曲,我总觉得他有什么事要告诉我。在送我出门的时候,突然激动起来,握着我的手说:“小愚,我人生的最后一本书,你来给我出版吧。”
    • 冯亦代的晚年是出色的,社会形势也起了巨大变化。但成功的光环无法销蚀有耻有痛的记忆。一个人不论你做过什么,能够反躬自问,就好。
  • tags: no_tag

    • 1、贺宝刀小心地把熏好的刀(禁止)鞘中,又开始熏他的抢头
      答案:这里的(禁止)是“插入”,太恶俗了吧?刀入鞘都变成下流动作了,那用筷子往嘴里送菜这种行为是不是也不太适合在公共场合做呢?
    • 盛大的过滤一言以蔽之就是简单、粗暴、傻逼、二百五。有这帮蠢材看着互联网,也就怪不得草泥马这种动物在当今中国如此风行了。
  • tags: no_tag

    • 18
  • tags: Usability


Posted from Diigo. The rest of my favorite links are here.

没有评论: